聯系人:謝老師 夏老師
電話:13350584966
手機:18980105782
座機:0838-5888218
郵箱:ynhh12345@163.com
網址:www.sanlinghuagong.com
地址: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臺中路74號
Z近,來自俄羅斯、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國際團隊開發了一種檢測水果中噻菌靈的方法。與常用的檢測方法不同,這種新技術可以檢測微量噻菌靈而無需分析。研究結果發表在《微化學雜志》上。
噻菌靈在中國也稱為噻菌靈。在農業中,它常被用作殺菌劑,用于保存水果和蔬菜,控制作物真菌病害。噻菌靈是一種國際通用的廣譜殺菌劑。雖然它是一種低毒殺菌劑,但作為苯并咪唑類藥物非常穩定。它可以通過食物攝入積聚在人體內,導致惡心、嘔吐和頭痛等中毒癥狀,甚至出現肝衰竭等嚴重健康問題。因此,噻菌靈在食品中的殘留在世界各地都受到嚴格的管制。例如,中國規定水果和食用菌中噻菌靈殘留量為5mg/kg。
噻菌靈的檢測方法很多。中國相關標準包括GB 23200.1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果蔬中噻菌靈殘留量的測定-液相色譜法》、Sn/T 0162-2011《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甲基噻菌靈、噻菌靈、多菌靈》,出口水果中苯菌靈、噻菌靈等殘留,主要檢測方法為液相色譜法。毛細管電泳和熒光分光光度法也可用于噻菌靈的檢測。與液相色譜法相比,它對儀器的要求較低,操作簡單。此外,根據免疫層析技術開發的快速檢測條和基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的試劑盒等快速檢測方法在中國也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并投入市場。
研究人員通過DFT計算(密度泛函理論)比較了噻菌靈分子和其他物質的電子結構,并選擇在存在其他污染物的情況下仍能與痕量噻菌靈有效相互作用的化合物作為溶液組分。當該化合物與噻菌靈結合時,其存在可被“突出顯示”,從而使痕量噻菌靈的檢測變得容易。
經過多次實驗,研究小組成功地找到了一種基于甜菜堿和糠酸的合適的分子組成。使用這種成分,幾乎所有類型的出口水果中都含有Z低劑量的有毒物質(0.1 mg/L),幾乎是允許量的五分之一。這表明新方法的靈敏度和準確性足以用于食品檢測。
與液相色譜法、熒光分光光度法等常規儀器分析方法相比,新方法不需要專門的分析儀器,原料經濟易得,檢測成本大大降低,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即使實驗室沒有液相色譜儀等設備,也可以進行檢測。與快速檢測條和ELISA試劑盒相比,它在快速檢測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食品檢測方法,包括苯并咪唑類殺菌劑殘留分析技術,有了更簡單、更現場的發展方向,并且正在不斷擺脫對儀器設備的依賴。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